美向乌提供贫铀弹,俄批美“遗祸几代人”
来源:    时间:2023-09-08 23:16:15

X 关闭

据央视新闻9月8日报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在接受塔斯社采访时表示,联合国反对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贫铀弹。

9月6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亿美元的新一轮军事支持,其中包括用于“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的配套弹药贫铀弹。

新华社指出,这是美国首次向乌克兰提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构成巨大风险的贫铀弹。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表示,这表明美国打算在乌克兰“遗祸整整几代人”。


(相关资料图)

当地时间2022年6月23日,美国犹他州,美国空军国民警卫队爆炸物处理技术人员在准备几枚被污染和损坏的贫铀弹。图/视觉中国

美向乌提供贫铀弹遭多方质疑和反对

当地时间9月6日,美国国防部发布公告称,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价值亿美元的额外援助,其中包括由坦克发射的贫铀弹。贫铀弹将被用于美方向乌方交付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

针对美国国防部正式宣布将向乌克兰转交贫铀弹一事,全球多方表达了质疑和反对。

央视新闻客户端援引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当地时间7日报道,正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出席“加强核不扩散制度”研讨会的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说,西方国家持续对俄罗斯施压导致了现在核大国之间已处于武装冲突的边缘地带。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也作出类似表态。他说,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是非常坏的消息,贫铀弹的使用将造成严重后果,美方应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再次强调,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的决定是不人道的,会让子孙后代付出沉重代价。

同日,两名美国防部前官员表示,这是白宫在绝望之际作出的错误决定。曾在美军陆军服役20余年的中校拉斯穆森称,使用贫铀弹将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美国国防部前高级顾问卡伦表示,贫铀弹不仅会对乌克兰造成威胁,还会波及其他国家,这样的决定非常危险。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警告称,贫铀弹存在暴露风险。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可能需要开展公共信息宣传活动,以确保人们避免接触此类弹药。

美曾多次使用贫铀弹,尚无明确国际条约约束

新华社梳理发现,美国是最早研制、装备和使用贫铀弹的国家。

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首次使用贫铀弹。这是世界战争史上首次使用贫铀弹作战,估计投射数量大约100万枚,造成伊拉克战后多地出生缺陷和癌症发病率激增。

1994年至1995年波黑战争期间,美国在波黑投下上万枚贫铀弹。

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投下万枚贫铀弹,导致当地癌症和白血病发病率激增。塞尔维亚一项调查显示,1999年后塞尔维亚出生的婴儿有更高概率患恶性血液疾病、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和脑肿瘤。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在伊拉克多地使用贫铀弹。伊拉克放射性污染专家曾指出,2003年至2004年,美军投射万枚贫铀弹,导致伊拉克民众癌症、先天畸形等病症发病率显著增加。

此次向乌克兰提供贫铀弹,意味着美国成为继英国之后第二个向乌方输送贫铀弹的国家。此前,英国国防部官员4月承认,已向乌方提供英制“挑战者2”主战坦克所用的贫铀弹。

对于美英两国相继向乌克兰输送贫铀弹,俄罗斯总统普京曾表示,俄罗斯也有贫铀弹,俄罗斯保留使用它们进行回应的权利。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禁止使用贫铀的国际条约,但危害颇多的贫铀应用于冲突一直以来都令人担忧。

贫铀弹危害重重,引发广泛担忧

据央视新闻介绍,贫铀是铀浓缩过程中的衍生物。作为一种密度极高、质地极硬的金属,它于上世纪70年代被美英两国率先“相中”,用到了军事工业中。

单就坦克而言,贫铀既可以用来加固坦克装甲,也可以用在包括坦克炮弹在内的各种弹药的弹头端,用来穿透传统的坦克装甲。不仅如此,贫铀炮弹在受到撞击时会产生强大动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穿甲能力,并且会引发坦克舱室爆炸起火。

然而,在增加杀伤力的同时,贫铀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引起国际社会担忧。

据新华社报道,贫铀弹击中目标时燃烧并释放有毒的氧化铀、贫化铀颗粒,能够以气溶胶形式为人体吸入。尽管这些颗粒大部分可以排出体外,一些仍可能进入血液,对人体伤害有较长潜伏期,能够引发白血病、肝病、肾损伤,甚至可能致癌。贫铀半衰期长,其残留在战场上的放射性污染可能持续数年甚至几十年,对环境和人类食物链构成长期风险。

正因贫铀弹危害重重,全球多个组织一直在呼吁全面禁止和销毁贫铀弹。公开资料显示,联合国大会于2007年率先提出限制贫铀武器的使用。国际原子能机构多次警告,接触贫铀弹碎片的个人可能面临遭受辐射风险。

面对贫铀弹的巨大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6日却表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的贫铀弹“不构成辐射威胁”,乌军将“负责任”地使用这些贫铀弹。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在社交媒体上反驳:“这是谎言还是蠢话?”

新京报记者 朱月红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赵琳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物流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